2020年或将是可视智能锁的爆发元年,但会涉嫌隐私侵权吗?
2019-12-05 来自: 西安顶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464
近日,某行业平台看到这么一个信息:一个穿着暴露的美女邻居,将垃圾放置门口的瞬间,疑是被可视化智能锁抓拍了。看到视频之后,不禁让人反思:在自家门口安装视频智能锁、摄像头、可视猫眼等可视化监控设备,对着邻居家门口是否会触犯到邻居的隐私权。
从视频可以看出(由于视频过于暴露,恕不能奉上,请谅解!),将垃圾临时放置于家门口的女邻居几乎处于半裸的状态,监控设备主人通过手机便可一览无余,如果有人图谋不轨将该视频私自上传网络,将严重触犯到女邻居的隐私。
对此,通过查询相关法律之后了解到,目前我国对监控设备的安装并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用户安装摄像头监控范围仅涉及到个人的生活空间,一般不会触犯法律。
同时,咨询某律师事务所得知,安装可视化智能锁并不违法,因为监控的是自家门口,而不是别人的私有空间。但如果拍摄范围涉及他人的私人生活空间,就有可能是对他人隐私权的一种侵犯。
由此可见,从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看,用户安装摄像头、可视门铃、可视化猫眼、可视化智能锁等监控设备并未违法,但如果将监控到照片、视频用于非法行为,定会受到相关法律的制裁。
回到事件本身,从视频来看,当时楼道中并未有任何人长时间停留,因此只有监控设备处于实时唤醒的状态,才能抓拍到邻居出门放置垃圾的一瞬间,因为整个过程很短,一般可视化的智能锁设置逗留十秒以上方开始拍摄或报警。由此可见,抓拍到邻居的监控设备为可视化智能锁的可能性很小。虽然不一定可视化智能锁锁抓拍的视频,但用户隐私问题依旧不容忽视。
首先,目前市面上大多可视化智能锁上的摄像头并非处于实时唤醒的状态,只有红外感应到有人长时间逗留的情况下,或者触摸门铃按钮启动远程可视对讲功能的情况下,亦或者用户主动点击APP查看门前状态的情况下,摄像头才能唤醒抓拍视频及照片。目前,所接触到可视化智能锁中,并未出现实时监控智能锁,均须被动或主动唤醒。
其次,出于功耗问题,大多可视化智能锁并不支持实时开启摄像头监控。目前,实时监控的摄像头功耗相对较高,因此大多拥有可视化功能的智能锁多采用两套供电系统的模式,采用五号电池的供电系统供指纹识别、密码解锁、智能锁设置等日常使用,采用充电锂电池的供电系统大多是给摄像头供电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给摄像头供电的锂电池续航能力多在1-4个月之间。如果摄像头处于实时唤醒和监控的状态之下,电量将消耗更快,给用户带来极不好的使用体验。
因此,所谓关于美女半裸倒垃圾被抓拍的视频,为可视化智能锁抓拍的可能性很小。但回到用户关心的监控隐私的问题,如果监控设备或是视频拍摄设备被不法分子利用,确实会对邻居的隐私造成极.大的侵犯,因此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同时,由于联网型及可视化智能锁可以为用户带来事实监控,远程可视对讲确认来访者身份,以及远程操控及报警等全新的功能及体验,势必会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因为,对于用户来说相当于相当于雇佣了一名24小时不休息的保安看家护院,如果说2018年是智能锁爆发元年,经过2019年的积累,2020年,或将是可视智能锁爆发的元年。
当然,随之而来的是用户普遍关注的隐私问题。因为,很多可视化智能锁、可视门铃等监控设备是直接对着对门的住户,开门的瞬间极有可能会拍摄到对方家里的一切动态;对厂家来说,可视化的智能锁锁拍摄到的视频及图片是否允许让用户随意下载和传播,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如何规范监控设备的安装及使用问题,或将成为市场和行业,以及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